第126章、古代选陵-《我真不是盗墓贼》
第(2/3)页
原来,在宋代盛行与汉代图宅术有关的“五音姓利”风水术,该风水术把姓氏按五行分归五音,再按音选定吉利方位。宋代皇帝姓赵,属于“角”音,利于壬丙方位,必须“东南地穹,西北地垂”,因此宋代各陵地形皆东南高而西北低。即便如此,那陵修的也是符合风水学原理的。
明代以后,风水学特别重视关于山川形胜的形法,因而明清两代的帝陵风水格外讲究,加之建筑的配合,皇陵的选择与规划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明十三陵,位于北平西郊昌平县北十里处,自公元1409年开始修建长陵,至1644年明朝灭亡,十三陵的营造工程历经二百余年,未曾间断。
燕王朱棣在南京登上帝位以后,即打算迁都北平。永乐五年,皇后许氏薨,朱棣没有在南京建陵,而是派礼部尚书赵江和江西风水名师廖均卿等人去北京寻找吉壤。
朱棣派出的人马足足跑了两年时间,才找到几处可供选择的地方。
据说,最初选在口外的屠家营,但因皇帝姓朱,“朱”与“猪”同音,猪要进了屠家定要被宰杀,犯地讳不能用。
另一处选在昌平西南的羊山脚下,因后面有村叫“狼口峪”,猪旁狼则更危险,也不能用。
也曾选过京西的“燕家台”,可“燕家”与“晏驾”谐音,不吉利。
京西的潭柘寺景色虽好,但山间深处,地方狭窄,没有子孙发展的余地,也未能当选。
到永乐七年,最终选定了由江西风水师廖均卿等人选定的现在这片陵区。
此陵选的极为精彩,导致朱棣的后世子孙,即使像嘉靖皇帝那般二十多年不上朝,国家也依然稳固。
此刻我看着这世外桃源一般的大裂谷,脑海里竟一时困顿起来。古代大风水相师选陵的八大要素是山、河、星、运、气、曲、元、帐,少一不可,还有极个别的像明朝那样,对地名有所忌讳的,所以想找到一处完美的墓穴并不容易。萧太后如果葬在此处的话,山是险山,不顺畅不延绵,河却未见;星更不用说了,此处成漏斗状,应该是常年大雾缭绕,任何星盘都看不到;运、气、曲、元、帐更是没有体现,这种地方会适合做帝陵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