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 一纸文书平广东-《这个大清不对劲》


    第(3/3)页

    理所当然的,这种包税分封制度下,宗族火并的事情屡见不鲜,尤其是那些没有提前向李长青递交投诚书,没能在大唐帝国挂上名号的宗族豪绅饱受侵害。

    因为大唐帝国高层根本不清楚有他们这一号人物,所以批量分发任命文书的时候他们理所当然的没拿到属于自己的‘唐式’法理。

    这些没有大唐帝国任命文书的宗族豪绅,立马沦为那些虎视眈眈,想要扩张地盘掠夺人口的隔壁邻居狩猎的目标。

    一句:他们都是汉奸,然后就联合其他宗族豪绅的大兵平推了过去……

    一时间,不知有多少广东省的宗族豪绅,因为投降晚了一步导致家破人亡!

    宗族豪绅之间的战斗都非常残酷,被裹挟的普通老百姓或许不会遭到屠杀(毕竟地广人稀,种田需要劳力),但那些领导层的豪绅家族一个个都会被对手血洗,女的甚至会遭到更加凄惨的虐待。

    当然,在这场广东省大乱斗中,也有没拿到大唐帝国任命文书的宗族豪绅,凭借自身实力或者智谋硬生生打败邻居的例子。

    只是这些取得胜利的宗族豪绅们,第一时间不是想着向清军求救,而是快马加鞭派人到广州城向大唐皇帝献上投诚表书,只求广州城的‘复印社’能给他们一份批量印刷出来的任命文书。

    能在大乱斗中获胜的宗族豪绅,一个个都不是好相与的货色,却哭爹喊娘的跪求在李长青眼里一文不值的任命文书,由此可见大唐帝国在广东省境内的‘正统性’有多高。

    毕竟,就连普通的广东省农夫都知道,清军是如何一而再再而三被妖道李长青吊打的……

    而尚之信带军投诚的大事件又让清军诋毁李长青的吃人言论不攻自破,至少在广东省境内已经没多少人再信了,大家自然要赶紧投靠‘明主’,以求自保。

    否则,不用李长青亲自出手投放战傀,就算是刚成立不久的镇东军和镇西军,都不是寻常宗族豪绅武装起来的乡兵能对抗的。

    没错,在包税制度下的大乱斗如火如荼的时候,镇东军和镇西军已经在李长青的任命下正式成立。

    其中邱辉领导的镇西军没有让李长青出一个铜板,尚之信带领的镇东军李长青也仅仅只是出了人而已。

    邱辉领导的镇西军中大半士卒都是潮州地界被邱家团结起来的宗族武装,所以人数不好统计。

    不过尚之信的镇东军军容就很整齐,清一色的清军降卒……中的老弱!

    一番筛选甄别下来,广东省守备军的规模直接破万,年轻力壮和入了品级的武者,成为广东守备军新的骨干。

    原本广东守备军中的老弱和尚之信带来的清军降卒中的老弱,则组成了镇东军。

    因为大唐帝国财政有限,所以这一次挑选广东守备军,也就是近卫军洗脑预备役的时候,大唐帝国把关十分严格,才抽取了一万人出头而已。

    剩下的两万多人都留给尚之信组建镇东军了。

    两万余人,还是武备齐全的两万原清军老卒,这份战斗力在整个广东省境内,除了尚可喜聚集的那四万多清军主力外,已经是无敌的存在了。

    即便是邱辉拉拢潮州宗族组建的镇西军,战斗力和规模都远远无法跟镇东军相提并论。

    换句话说,都不需要打,明眼人就能看出来镇东军可以轻易锤爆镇西军。

    不过尚之信最中意的不是这两万余镇东军,而是大唐皇帝李长青给他的任命文书。

    镇东节度使的名头,对那些没有清军控制的州府来说,比起两万余镇东军的威慑力大多了!

    尚之信的后续粮饷,都要靠着镇东节度使的名头去拿。

    因为在大唐新法中,镇东节度使有权力在战时征调地方封建主们的钱粮,用于征战。

    这些用于军费的钱粮是可以报账的,用来顶替对大唐帝国中枢的上缴份额。

    这里面虽然有可以贪污的地方,但李长青对尚之信下达了死命令,要求他在一定时间内平定整个广东省东部州府。

    当然,在遭遇尚可喜带领的清军主力时,李长青可以给予‘战傀支持’。

    实际上,根本不用尚之信跟他老爹相遇,李长青不相信尚之信会真的跟他老爹拼死拼活,在镇东军开出广州城地界后,李长青立刻拉开了小地图。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