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问题是。 “你们真发自内心地读懂红楼梦了吗?” “你们真的认同参考资料提供的‘标准答案’么?” “我今天所讲的石头记,元妃省亲,大观园....” “正是那位作者苦苦留下的为后世拜读之人留下的隐喻线索。” “而抛开诡异事件的形式本身。” “这节课我讲的是,这位与世事共沉沦的作者!被时代湮没,却以笔墨留下不朽的痕迹。” “讲的是,《红楼梦》的主旨:揭露一个悲哀的时代,新旧时代的更迭。” “悼念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家族,更是一个时代!” 尤文文最后将手中的书轻轻放置在讲台上,两手背后看着下面,一个个沉默着羞愧低头的学生们。 就好像是默默约定般,对于红楼梦,学生们似乎已经不再愿意写下源自内心的真实感触,而是照猫画虎地模仿这“正确答案”。 去改变这样的现状。 去真正探查学生们的需求,并积极鼓励学生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写下问题的回答。 尤文文想。 这不正是她这一代语文老师的新鲜血液肩负地责任么? “不仅是浮于表面应试,你们应当从心中真正明白,作者为什么写出这本书的缘由。” 时代更迭,沧海桑田,薄薄几页纸,书外一世界。 正如现在年轻人非常喜欢的一句话。 “都是旧时代的残党,新时代没有承载我的船。” “对于《红楼梦》的深意,每个人都需要认真去钻研,希望你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都有所收获。”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第(2/3)页